中新社牙克石7月15日电 (李爱平)“县域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届中国—东盟论坛15日在内蒙古牙克石召开,国家信息中心世界经济室主任伞锋在当天的论坛上围绕县域经济与产业开发这一主题进行了颇有见地的“发言”。

伞锋认为,县域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中国大概有两千多个县域经济体,县域经济所涵盖的面积占整个中国国土面积的90%,人口的70%。
在他看来,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我们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伟大目标的关键所在。
记者从会议主办方获悉,2013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又面临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与东盟唯有携手共同应对,才能实现区域内经济持续增长,才能实现地区的稳定和共同繁荣,才能使本区域继续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此外记者还获悉,泰方代表正大中国东盟中心主任汤之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细致升华,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300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000亿美元,并预计在2015年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在北美欧盟市场,重要新型市场和中资企业走向世界的首选投资地域之一。因此他希望第二届东盟论坛,能够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融合的理论与实务的探讨,为内蒙古和牙克石的开放和发展提供帮助启示。 此次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泰国正大集团、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主办。本届论坛邀请了发改委、社科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相关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人士,以及泰国正大管理集团和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等外方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共同出席。

伞锋认为,县域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中国大概有两千多个县域经济体,县域经济所涵盖的面积占整个中国国土面积的90%,人口的70%。
在他看来,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我们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伟大目标的关键所在。
记者从会议主办方获悉,2013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又面临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与东盟唯有携手共同应对,才能实现区域内经济持续增长,才能实现地区的稳定和共同繁荣,才能使本区域继续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此外记者还获悉,泰方代表正大中国东盟中心主任汤之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细致升华,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300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000亿美元,并预计在2015年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在北美欧盟市场,重要新型市场和中资企业走向世界的首选投资地域之一。因此他希望第二届东盟论坛,能够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融合的理论与实务的探讨,为内蒙古和牙克石的开放和发展提供帮助启示。 此次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泰国正大集团、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主办。本届论坛邀请了发改委、社科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相关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人士,以及泰国正大管理集团和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等外方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共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