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中国-东盟:布局新十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2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许宁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许宁宁

  由中国和东盟11国领导人共同推动、11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21日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

  本届博览会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十周年,同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两周年、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合作的亮点。

  这十年来,双方共同组建了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密切、这么活跃。而这一关系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它是双方共同需要的体现,它惠及自贸区内各国经济、东亚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这十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合作的迅速增长,体现了双方经贸互补性强的特点,为双方加强合作构造了良好基础。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老的六个成员国正常贸易产品中二轨产品减免关税之年;2015年,中国与东盟新的四个成员国贸易中90%以上产品的关税为零;今后几年双方将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开放;为在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内部正在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各国均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大举措。

  未来,如何借助自贸区优惠政策,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自贸区内11个国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此,双方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中国和东盟政府应加强产业政策的互相通气、互相协调,并继而发展为部长级合作机制。近年来,中国和东盟有些国家领导人多次建议将双方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相衔接,其中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沟通和合作则是其十分重要的内容,应切实予以落实。双方政府应制定并落实促进产业合作的各有关政策,鼓励产业合作发展。

  二是应将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有机结合。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目前东盟正在大力实施《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各有关方应了解该《规划》,以提高合作效益。在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合作方面应充分考虑产业合作,并以实现产业互补性的互利合作促进互联互通。

  三是应充分发挥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的信贷、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在产业合作中的作用,加强双方产业合作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四是应加大中国与东盟在物流、科技、知识产权、技术法规和经济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法律咨询、商务咨询、会计服务、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以一系列的配套合作协助产业合作。今年是“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双方应借助科技合作来推动产业合作的深入发展。

  五是双方政府应注重扶持、指导广大中小企业在产业合作中获得新发展,让中小企业更多地分享相互开放市场带来的好处,并减少担忧。双方企业应积极参与产业合作,利用好自贸区优惠政策,扩大投资合作,实现更多的贸易创造。应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双方产业合作中的作用。

  六是应将双方产业合作与自贸区内次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互为促进。产业合作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产业升级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所在。目前,中国与大湄公河流域各国正在实施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构建中,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参与东盟内部次区域经济合作。双方应充分利用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经济政策,加强产业合作,以缩小次区域内各国经济差距。□

  (作者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大单来了!中国东盟愿景:2020年,双向贸易1万亿!投资1500亿! 越南进口汽车零关税,中国受影响吗?
中国 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进入“和”时代 柬埔寨年轻人热衷学汉语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