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中国-东盟钻石十年 合作前景广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3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报记者 黄 信 本报实习生 高 榕 文/图

纳丹是前任东盟副秘书长,主管东盟经济共同体,其在东盟宪章、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的制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曾参与签订和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由于在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纳丹为东盟、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多家贸易协会和企业提供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和商务举措方面的战略咨询意见。他还兼任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和中国广东省湛江市政府的经济顾问,也是亚洲物流理事会的董事会成员和全球高效物流联盟(GCEL)的执行委员。

2011年,纳丹成为第一位也是惟一一位李光耀学院杰出校友奖的获奖者;2012年,纳丹被柬埔寨王国授予外籍高级人员的杰出奖项;2013年,纳丹被《亚洲公共事务》杂志授予专业卓越金标奖。

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纳丹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一、“东博会是发展中国-东盟经济关系成功的平台”

纳丹说,11年前他在东盟秘书处任职时,参与了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创办。在跨入“钻石十年”之际,再次亲临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令他感到非常欣慰。

他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国-东盟经济关系最为成功的平台。它不仅推动和促进了中国-东盟两个区域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也令中国和东盟的领导人汇集在这里,建立友好关系,再次证明了东博会的巨大吸引力。”

纳丹说,可以相信,“钻石十年”,建设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将发挥更重要的平台作用。

二、“基建投资对中国-东盟经济关系极为重要”

纳丹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中国和东盟实现强劲而持续的经济增长,增加双方贸易投资量等,起到关键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主题,2010到2020年10年期间,亚洲各经济体内部基础设施需要投资8万亿美元,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另需要投资2870亿美元。同一期间内,仅东盟的基础设施投资需要6000亿美元。也就是说,2020年前每年需600亿美元。”纳丹说,中国和东盟双边投资额在2013年达到140亿美元,双方计划在2020年前再实现双边投资额150亿美元。现在中国和东盟这两大制造业中心正相互依存发展。东盟经济共同体将于2015年建成,东盟期望,届时中国向东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在这方面,近期中国带头实施的各个举措已传递出非常积极的讯号。中国提议提供另外100亿美元信用,包括4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60亿美元商业贷款,以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总规划的实行。贷款将以基础设施合作、能源和自然资源为核心。

“中国最近的倡议是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东盟互联互通的区域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东盟国家已被中国邀请加入此项目,并作出了积极的响应。”

据了解,中国进出口银行在2014年初已在东盟成员国中的46个交通设施项目提供了信用支持,包括24条高速公路、3条铁路、1个港口和9座桥。在柬埔寨,长达2173公里的国家铁路正式建成。另一个大工程是马来西亚的滨城二桥,现在是东南亚最长的跨海桥。而中国在老挝琅勃拉邦投资的国际机场,令琅勃拉邦这座城市吸引了更多游客。

三、“中国企业需更多了解东盟,借助国际平台寻找商机”

纳丹说,2013年,东盟10国GDP总量为2.3万亿美元,2017年前东盟有望保持每年5%到6%的GDP增长率。尽管外围和内部经济都存在不确定性,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部分国家结构改革初显成效,使东盟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未来东盟10国的经济增长仍然较为稳定。

2015年末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成,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商机。纳丹表示,他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广西的企业有两个建议:

第一,企业需要深入了解东盟10国的多样性。例如,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比较发达的国家,是知识型和服务型经济体;而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则是制造业和廉价劳动力集中的经济体。中国企业若能对东盟市场的经济体制和氛围了若指掌,将能更有效利用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发展互补性产业。

第二,企业应借助国际商业协会等平台,例如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以及设立在东盟的中国-东盟商务协会(China-ASEAN

Business Association),帮助获取更多资讯,探索新商机,开拓新市场。

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是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一个非盈利性、非政府组织,主要为企业举办三个层次的活动:企业对接及交流、高层次商务考察、商业研讨会和战略分析咨询。它是一个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政府型的平台,将协助双方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获得新发展作为宗旨。

(本文采访得到中国-东盟商务协会中文秘书郑茜雅女士的帮助,特表感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大单来了!中国东盟愿景:2020年,双向贸易1万亿!投资1500亿! 越南进口汽车零关税,中国受影响吗?
中国 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进入“和”时代 柬埔寨年轻人热衷学汉语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