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全国农田节水项目验收暨现场观摩会在广西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29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1月23-25日,全国农田节水项目验收暨现场观摩会在广西召开。当100多名代表在隆安县金穗农业公司现场看到连片3万多亩香蕉实施自动化控制水肥一体化技术时,纷纷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公司负责人介绍,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个人可以管理1000亩香蕉地,可节水50%以上,节肥30%左右,增收750元,亩总节本增效1100元。

  农业部领导在大会上指出,“广西在高效用水、调节用水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了中国南方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新路子,值得在全国推广。”

  相对于北方省份,广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季节性、区域性干旱问题严重。自治区领导和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始终把农田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2006年以来,全区累计安排专项经费2645万元,发动社会力量投入2亿元,先后建立了近百个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涵盖了水果、蔬菜、甘蔗、茶叶等10多种优势特色经济作物;邀请以色列专家和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前来举办培训班132期,培训人员达1.3万多人次;与66个项目县签订责任合同书,确保示范任务完成;全区土肥系统中每个单位负责联系一个示范村屯,每个技术干部联系一个示范户;各级农业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归纳总结了适应南方地区实际的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微喷灌、集雨节灌、覆盖保墒、深耕深松、坡改梯和等高种植、农化抗旱保水剂应用、水稻半旱式垄沟灌溉、水稻浅湿控制灌溉等10大主推农田节水技术模式。

  广西66个项目县示范点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与常规灌溉相比,每亩节水率为30-75%,节肥率达20.8-60%,增产幅度为5.1-41.8%,用工减少1-8个工日,按每个工日50元计算,减少投入50-400元。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农业增产增收效果方面显示出强大的支撑能力。仅今年全年,广西1510万亩农田就实现节水4.53亿立方米,节肥30.2万吨,增加作物产量7.55亿公斤,增加农民收入11.32亿元。灵川县狮子岩村一位农民,在自家水肥一体化示范园泵房门上贴出对联:“施肥不下田农忙变农闲 灌溉不等天增产更增收”,横批“水肥一体化”。(记者 唐广生)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2年以来的首次!东盟替换美国,商务部:东盟已成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发展迅猛
中国日报记者调查:川渝中资企业在越南将实业做大做强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贸易额5年后达万亿美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