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在2002年11月正式启动,2010年1月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436亿美元,增长11%。东盟已经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也已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黄泰国开泰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室主任黄斌表示,中国—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0年来,世界和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衰退之际,东盟各国经济仍保持正增长,年均增长率稳定超过5%。同时,中国经济也始终保持年均超过7%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与东盟的相互贸易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5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将全面建成,从而在东盟地区内形成统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在其框架下实现货物、服务、投资和技术工人的自由流动,以及更自由的资本往来。也就是说,东盟将由较为松散的自由贸易区转变为一体化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马来西亚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总执行长杨元庆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对东盟和中国都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将大大提升双边关系达到更高水平,并在未来引导双边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他认为,东盟国家对升级版的主要期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金融服务、海洋合作等几个方面,以及来自中国的更多投资。
黄斌认为,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也应升级。例如,在现有框架基础上继续提升、完善双方自由贸易安排,降低敏感产品和服务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一步降低或取消相互投资的准入门槛,缩短敏感行业准入过渡期,形成区内货物、服务、资本、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自由流通的统一市场,实现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显著降低区内交易成本。同时,中国和东盟应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和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形成较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升级后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可成为区内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东盟秘书处公共事务主任李键雄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升级版的自贸区除了贸易稳定增长,合作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如加快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都可能在升级版谈判中涉及到。中国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双方提供很大的新的合作空间。明年将实现的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计划,也将为升级版自贸区提供新的合作契机。
李键雄认为,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升级版自贸区谈判前景看好,但也会有困难。就像东盟一体化谈判一样,80%的内容比较容易达成一致,20%可能比较有挑战。比如,开放金融服务领域,可以使货币运用、贷款、银行业合作更方便,但有些国家就会有顾虑。谈判遇到障碍是正常的,通过协商可以逐渐化解。